一、立法準則的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的立法準則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立法中的指導作用和約束力。民事立法必須在一定的原則指導下進行,沒有一定的原則指導,民事立法就難以準確體現立法的宗旨,也難以達到立法的目的。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立法的過程中,就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如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等基本原則的確立,就對我國的民事立法起著指導作用。這種作用無論是在制定民事基本法上,還是在制定民事單行法或民事特別法上都有所體現。具體而言,在民法的基本原則確立后,所有的民事立法都應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進行,具體的民法規范也要受其約束而不能與其相抵觸。
二、行為準則和審判準則的功能
民法的行為準則功能和審判準則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活動和民事審判中的指導作用和約束力。民法基本原則雖然具有非規范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但它卻體現了民法的精神實質和價值取向,對整個民事法律制度有著統帥作用。在我國目前民事立法尚不完善,存在著諸多缺陷的情況下,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活動和民事審判就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首先,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如果遇到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就可依據民法基本原則的精神實施自己的行為,而且可以合理地預期只要自己的行為符合民法基本原則的精神,就可得到法律的確認和保護。其次,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如果尋找不到相應的法律規范來適用,而且又不能以法無規定不處理時,則可直接依照民法基本原則的精神對案件作出適當的處理。甚至有學者認為,在現行法對某一現象已有規定但該規定違背民法基本原則,其適用會導致顯失公正時,法院可以不適用該具體規定而直接適用民法的基本原則。不過,在這種情形下應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三、彌補民事法律規范缺陷的功能
彌補民事法律規范缺陷的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法律規范存在缺陷的情形下,可起到彌補其缺陷的作用。事實上,民法基本原則在立法上的確定,正是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產物。由于立法者不可避免地存在認識上的局限,立法時不可能窮盡一切可能出現的社會現象,同時由于受法律本身穩定性的限制,不能朝令夕改,因此,現行民事法律規范往往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有些民事法律規范甚至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桎梏。在此情形下,民事主體就可以直接依據民法基本原則進行民事活動,人民法院也可直接適用民法基本原則處理有關案件。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民法基本原則實質上就是原則性民法規范,是具體民法規范的補充。
在法律的應用上包括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不同的民事主體參與民事關系,適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等相關內容。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如果您有需要,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9行政處罰適用的一般時效是多久
2020-12-14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分公司取消合并報稅怎么處理
2020-12-14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