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所稱的精神病來源于醫學上的精神病,但兩者界定的側重點和意義不同,法律并不對精神病進行病理和種類上的劃分,而僅僅是著眼于精神病患者的行為能力(即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責任能力的確定,從而判定其行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責任。
1、無論什么性質的精神病人犯罪,都必須經法定的鑒定程序鑒定,從而確定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2、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沒有行為能力的,不承擔刑事責任。
3、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部分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精神病史不是法定的量刑情節。
我國刑法第18條專門規定了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問題:
(一)、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二)、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限制性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民法通則》也對精神病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
精神病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也不能免除民事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精神病患者個人有財產的,從其財產中支付賠償費。
在認定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免責時,還要視乎精神病人是否在發病時期內實施犯罪行為,精神病人的精神狀況及其行為能力、責任能力也要請有資質的鑒定機構評定,并非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責。對于精神病人犯罪,針對不同的情況,則有不同的判決。
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沒有行為能力的,不承擔刑事責任。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部分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房產官司有哪些誤區
2021-01-29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企業法律顧問要求通過法考嗎
2021-03-21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