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可以有一個或者幾個訴訟請求。在一般情況下,只要作為一個訴,事實調查清楚后,就應當對原告提出的全部請求作出裁判。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人民法院對原告提出的事實,在一定時間內難以全部查清,不能一次對所有的訴訟請求作出判決。為了防止訴訟過分遲延,及時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如果對案件的一部分事實已經查明,而這一部分又需要及早判決,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比如,某一繼承案件,繼承人甲認為在繼承人乙處的房屋和其他所有的財產均屬遺產,要求繼承。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查明除房屋外的其他財產屬乙的個人財產,不是遺產,但對于房屋是否屬于遺產一時難以查明。此時,人民法院可以對除房屋外的其他財產先行判決,繼續審理關于房屋繼承的請求。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就案件某一部分作出的先行判決不服的,可以就該部分判決提起上訴。
刑事案件立案的條件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通過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作了明確的規定,在立案過程中理應遵守執行。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國家對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罰的一部或全部的措施。已經赦免得罪行,不應立案追究。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依法享有決定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自主權。
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已不存在,再追究死者的刑事責任已沒有意義,故不予立案。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情形只要屬于其中之一者,就應當決定不立案。已經立案追究的,在偵查階段應撤銷案件;在起訴階段應不起訴;在審判階段應終止案件或者宣告無罪;在執行階段應按審判監督程序依法重新審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征地查處過程中,政府不作為怎么辦
2020-12-24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一般情況下公司辭退孕婦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