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霸網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與解答:
一、意思表示的要素
1、內心意思。構成內心意思的要素:
(1)行為意思:控制自己行為的意思;
(2)表示意思:明了自己行為法律意義的意思;
(3)效果意思:行為追求的法律效果的內容;
2、表示行為。表示行為的方式有三:
(1)明示;
(2)推定方式(以行為表明內心意思);
(3)沉默方式(在法律明確規定或者當事人事先約定時,通過沉默表明內心意思);
二、意思表示的類型
1、根據是否須向相對人作出,分為:
無需受領的意思表示: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指無需向他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例如,遺囑捐助行為、拋棄動產所有權。
需要受領的意思表示:即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指需要向他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例如,懸賞廣告、要約、承諾、解除合同、抵銷、免除債務、拋棄抵押權、拋棄質權等。
2、根據相對人是否特定,分為:
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授予代理權、要約、承諾、解除合同、抵銷。
對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自動售貨機、懸賞廣告。
3、根據相對人是否可同步受領意思表示,分為:
對話的意思表示,指意思表示作出后,相對人可以同步受領的意思表示。例如,以對話、打電話、QQ聊天作出意思表示,或者將書面合同當面交給對方,亦屬對話的意思表示。
非對方的意思表示,指意思表示作出后,相對人不能同步受領的意思表示,例如,通過寫信、發電報、發電子郵件為意思表示。
三、意思表示的生效
1、無相對人意思表示的生效:
(1)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一經作出即生效。
(2)遺囑為死因行為,遺囑經法定方式做成即告成立,于被繼承人死亡時死亡。
2、有相對人意思表示的生效:
(1)對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自動售貨機、懸賞廣告,于作出時生效。
(2)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授予代理權、要約、承諾、解除合同,須經作出和到達兩個環節,于到達時生效。
注: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于到達受領人時生效,但有例外:
(1)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先于意思表示或者與意思表示同時到達的,意思表示不生效。
(2)向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作出意思表示,其生效分為兩種情況:
A如果該意思表示使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益,或者與其行為能力相適應,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同意,于到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時生效。
B除前述情形外,意思表示于到達法定代理人時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宜丹律師,河南洛陽人,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擅長處理合同糾紛、婚姻家事糾紛、追償權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各類民事糾紛案件,法律專業知識扎實,辦案經驗豐富。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力求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請律師發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公司瑕疵設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1公司成立幾年內不能轉讓股權
2021-02-20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房產典當
2021-03-14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