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第一款中對“保全”作了如下規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自新法正式施行后,實踐中許多代理案件的律師在申請保全的過程中,對保全申請書的書寫產生疑問,認為應當去掉“財產保全申請”中的“保全”二字,直接書寫“保全申請”,這樣才能與新民訴法的規定相符合。
對于要不要去掉“財產”二字的問題,筆者認為這是當事人對新民訴法中保全內容的誤讀。
我們知道,新民訴法將“責令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作出一定行為”作為新增的保全措施,是擴大了保全措施的范圍,不僅對當事人的財產可以進行保全措施,而且對當事人一定的行為作出保全。例如,甲與乙之間系鄰居,某日甲向乙借款。現甲逾期未歸還乙借款,乙起訴至法院。后某日,甲將乙必經的過道門上鎖致使乙不能到家,乙為了自己的通行便利,來法院請求對甲的行為進行保全,過去民訴法僅是對財產保全作出規定,行為保全無法找到依據,現行修改后的民訴法可以對行為作出保全。
因此,新民訴法關于保全的修改是范圍上的擴大,是深度的拓展,它不影響過去對財產保全的做法,當事人在申請保全時如果是對財產的保全依舊可以是“財產保全申請”,法院在制作相關文書時也可以“財產保全”貫穿、若是對行為的保全也可以是“行為保全申請”或“保全申請”,法院在具體的文書中說明是對什么的保全即可。無論是當事人或法院對保全進行明確的“財產”、“行為”等的詳細界定,在實踐操作中更能簡單明了的讓當事人意會,而不需陷于“保全”不能自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比例怎么算呢
2020-12-28存量房交易的程序有哪些呢
2021-02-17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