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后工資算婚內財產嗎
分居期間或離婚訴訟期間所得財產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理由如下:
第一,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目前我國夫妻財產制從產生依據來看,是法定財產制和約定財產制的結合,并以法定財產制為主,約定財產制為輔。夫妻財產制的約定必須以書面形式進行,在婚姻當事人之間未訂立關于財產的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無效時,則適用法定夫妻財產制。我國實行的法定夫妻財產制為婚后夫妻所得共同制,即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各方及雙方的一切收入和取得的財產,除夫妻個人特有財產及另有約定以外,均為夫妻共同所有。
第二,在日常社會當中,雖然夫妻雙方因為感情破裂而分居,但沒有進行離婚登記的,法律上合法的夫妻關系仍存在,期間一方所得財產,如果無特別約定,仍然應該依照《婚姻法》第17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18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因此,夫妻分居期間各自所得的財產,盡管事實上處于分離狀態,但法律上婚姻關系仍然存續,因而分居期間一方所得財產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三,從某個角度而言,因感情不和主動分居的,往往是夫妻中的“強者”一方。將分居中取得的財產認定為個人財產,可能客觀上縱容了一些逃避家庭責任的人,鼓勵夫妻一有矛盾就分居,對家庭這一社會基本單元的穩定無法起良性影響。
分居在法律上是如何定義的
分居是指夫妻雙方在繼續維持其夫妻關系的情況下,停止共同生活,并各自建立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狀況。通常情況下,即使夫妻雙方仍然同住于一個屋檐下,但只要彼此已分房,各不相干,這種情況如果滿了兩年,那么在法律上即可認定為夫妻分居。
在法定分居情況下,雙方當事人可通過自愿協商或法庭判決的方式對財產分割、配偶贍養費、子女撫養費等問題作出安排。
婚內財產是如何定義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年)第三章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快遞運輸破損運費誰承擔
2020-11-20房屋拆遷裁決:房屋拆遷裁決步驟有哪些
2020-12-08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民事執行基本原則
2020-12-23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土地使用轉讓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