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第三款規定了,“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從中可以看出,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前提是“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其中蘊含了在安排年休假的事情中,單位起主導作用。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條也規定,“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由此,只有在勞動者以積極的明示的方式表示其不休年休假的情況下才能判定勞動者做出了放棄年休假權利的意思表示。
而勞動者從未表示過放棄年休假的權利。《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對跨年年休假的安排亦賦予用人單位一定的決定權,但并不意味著跨年度后,未休完年休假的勞動者的相應權利就完全喪失了。雖然用人單位規定未休完年休假視為作廢,但這并不能免除其法定的補償義務。除非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已經安排了勞動者年休假而勞動者拒絕。
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該條第四款同時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以上第一款規定即司法實踐中通常所說的“勞動爭議的一般仲裁時效”,第二款規定即“追索勞動報酬的特殊仲裁時效”。
關于年休假工資的訴訟時效之爭,本質是對年休假工資是否屬于“勞動報酬”的爭議。從《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條“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少于應休年休假天數,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的規定可以看出,300%的年休假工資報酬中包含了100%的正常工作期間工資收入,這100%才是勞動法意義上符合工資本質特征的工資報酬,而其余200%則不應屬于勞動報酬,是對用人單位應按法律、法規規定安排卻未安排勞動者享受帶薪年休假行為所承擔的一種懲罰責任所付出的懲罰性賠償;對于勞動者則也可以說是應享受年休假卻未享受到的一種補償,其不屬于正常的勞動報酬范疇。由此看出,《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的年休假工資報酬實際包括了兩部分,即正常的休息年休假期間的工資和未休年休假的懲罰性賠償。勞動者主張年休假工資,一般情況下實際上主張的是扣除正常的年休假工資后的200%的懲罰性賠償,因此應適用一般仲裁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