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2001年12月24日
第二十七條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離婚后沒有住處的,屬于生活困難。
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督部門可以責令暫停疫苗生產的情形
2021-01-24審查起訴階段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嗎
2021-03-16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