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之后父親是監護人嗎?
離婚之后父親還是監護人,根據規定夫妻離婚之后在法律性質上父母仍是法定監護人,在委托監護的情況下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如果受托人確有過錯的,由受托人和監護人一起承擔連帶責任。如果監護人與受托人之間有協議的,從其協議,但是協議的內容不能對抗被侵害的權利人。被侵害的權利人仍然可以要求監護人承擔責任,監護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基于其跟受托人之間的合同約定,把責任轉由受托人承擔。
父母離婚的情況下,父母仍然都是孩子的監護人。夫妻離婚后,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但是,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對該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除外。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如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規定由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只有在其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確有困難的情況下,才由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與其共同承擔民事責任。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一要自己愿意,二要單位同意)(4)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注意:第一,在這種情況下,第(1)(2)中的人員擔任監護人是其法定義務;第二,第一順序的優先于第二順序的,同一順序的平等,通過指定監護人的方式確定;第三,第二順序中只包括兄、姐,而不包括弟、妹。
指定監護
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權力機關指定的監護。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先有單位來指定,對單位指定不服的,才能夠訴至法院。也就是說單位的指定是法院的裁決的前置程序。)
綜上所述,雖然說夫妻離婚之后二者之間就再也沒有什么聯系了,但是如果他們之間還有孩子的話也會因為孩子的原意繼續保持著監護人的關系,孩子的直接監護人雖然可能會因為父母的再婚而發生變化,但是可以肯定是父親還是孩子的監護人之一。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違法如何申請賠償
2020-12-17婚姻中索要彩禮能否構成經濟犯罪
2021-02-03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如何規定
2021-01-03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