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婚后丈夫是妻子的監護人嗎?
妻子有精神疾病,屬于限制行為能力或者無行為能力人的,基于夫妻關系,一般由丈夫作為其監護人;離婚后,夫妻關系已經不存在,丈夫不再作妻子的監護人,改由妻子的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近親屬擔任監護人。如果配偶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配偶為其監護人。如果離婚,當然不再是法定監護人。此時,由其他有權監護的人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不存在沒有法定監護人。其他有權監護的人有: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且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二、監護人承擔責任的規則是什么?
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則推定監護人有過錯,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監護人能證明自己盡到了對被監護人的監督和保護義務的,可以適當減輕而非免除他的民事責任。一般說來,法院在認定監護人是否盡到了監護責任時,應根據社會一般人能盡的監護義務,結合被監護人的年齡、監護人的監護條件和能力,以及周圍社會環境等因素綜合考察確定。一般說來,被監護的未成年人年齡越小(或精神病人病情越重),對監護人的監護義務要求越高。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監護人此時也應承擔民事責任,但他可以以自己盡到了監護責任為由,適當減輕自己的民事責任。
然而,監護人對于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時,因監護人為自然人或單位的不同,監護人承擔的民事責任也有差別。自然人擔任監護人的,沒有財產的被監護人造成他人的損害時,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有財產的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首先用被監護人的財產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在后一種情形下,監護人僅承擔補充性的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夫妻雙方結婚后,如果妻子患上精神疾病,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緒及行為的,丈夫是法定的監護人,這個是毋庸置疑的。當然,妻子是正常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話,就談不上監護問題。丈夫因妻子精神存在問題離婚的,就不再承擔監護義務,要由他人擔任。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不良資產如何核銷
2021-01-11醫療事故等級賠償標準
2021-01-12空地出租協議怎么寫
2021-01-27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承包合同未到期能否單方中止
2020-12-21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在承包地上可以建房嗎
2021-02-06土地流轉有哪些常見方式
2020-11-20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拆遷房房產證辦理需要多少錢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