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女方想要回孩子的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一、離婚后女方能要回撫養權
夫妻離婚后,孩子歸一方撫養。經過一段時間,一方或雙方想變更孩子的撫養權。如果雙方都想變更孩子的撫養權,孩子的父母雙方可協商,達成協議變更孩子的撫養權。一方想變更孩子的撫養權,可向人民法院起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男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男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女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二、關于子女
《婚姻法》第三十七條 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準許。
6、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7、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8、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9、父母雙方可以協議子女隨一方生活并由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育費。但經查實,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不予準許。
10、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
現代社會人們道德思想的開放,社會接納度的提升,對于婚姻的解體已經是生活中尋常的事。合則聚,不合則散.但是殊不知離婚往往會給一個家庭和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以致他們生活上帶來不便,還有性格上的扭曲。即便是離婚了也應對孩子加以照顧,增強孩子的心理輔導。絕不能是單單的撫養費就能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的。
離婚小孩撫養權怎么爭取?
非婚生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怎么寫?
沒有撫養權有繼承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無期徒刑要一輩子待在監獄里面嗎
2021-01-28刮風導致所租房屋受損用賠償嗎
2021-03-17調崗降薪如何處理
2021-02-26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商事審判中幾個法律適用問題
2021-03-12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