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雙方進行辦理離婚手續并其中一方獲得撫養權時另一方是有權對孩子進行定期探視的權利的。但是若離婚一方不付撫養費是否有探視權呢?根據婚姻法的相關規定,探視權的擁有與是否支付撫養費兩者之間并無太大的關聯性,撫養費的給予數額應當根據另一方的經濟情況而定。
離婚后一方不需要對方付孩子撫養費,是權利的放棄;但對方的探視權屬法定的,不能因此剝奪,對方仍有探視權。
一、依據如下:
第三十七條 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的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即只有當對方在探視過程中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生活,或者造成對孩子的損害,才可以申請終止對方行使探視權。
二、什么是探視權
探視權是指法庭授予無生活監護權的父母一方的、對其子女進行經常性看望的權利。通常情況下,只有在法庭審理案件后認為進行探視會嚴重危害子女的身體、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時,才會拒絕授予無生活監護的父母一方探視權。《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之后,不直接來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探望權從法理上看,它是基于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實踐中,探望權制度的正式確立始于2001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就是夫妻離異后對子女的探望權制度,規定探望權的意義則在于:保證非撫養一方能夠定期與子女團聚;有利于彌合因家庭解體給父(母)子(女)間造成的感情傷害;有利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進步。但由于探望權制度在我國實施的時間還不算長,在理論上對探望權性質的認識還存在分歧,因此給司法實踐帶來諸多不便。
以上就是關于離婚一方不付撫養費是否有探視權的法律依據。在離婚后,原夫妻雙方應當對孩子的成長應盡各自的義務,不應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同時在一方行使探視權時,探視時間還需要當事人自己進行規定,另一方應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探視孩子。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關于探視權在法律上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