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法律規定,一般子女的監護人有子女的父母進行擔任,但由于特殊情況的發生,這類人的父母不能擔任相關人的監護人。那被指定的監護人有該如何進行監護呢。下面小編就監護人能保管財產嗎,都有哪些法律規定這兩類問題進行解答。
一、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制度,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二、監護人能否處分被監護人財產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都有哪些法律規定。我國規定這類人的監護人可以由相應的親屬或成年兄弟姐妹進行監護。對于這類人的相應財產可以進行相應的保護行為,但未經這類人的同意相關的財產不可以進行相應的處理行為。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安置補償費如何支付
2021-03-12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