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未成年人不具備獨自生活的能力,那么自然就有監護人的存在,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是其父母,如果父母發生意外的還有法律規定的近親來擔任,任何監護人都要履行好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那么監護人是指什么人,有什么條件?
監護人
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條件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以上全部內容是監護人是指什么人,有什么條件,通過以上全文我們可以知道,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與義務,同時也有一定的權利,要按照法律規定對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等提供保障,還要對其執行相關的教育。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失他人獎章和榮譽證書是否侵犯榮譽權
2020-12-17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