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為保護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等相關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被限制行為能力的人而設立了監護人,法律賦予了監護人監護的權利及義務,那么監護人進行監護內容包括哪些?監護人在什么情況下會被取消資格?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一一介紹。
一、監護的內容包括哪些?
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一切合法權利,保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二、什么情況下取消監護資格?
1、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暴力傷害未成年人,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將未成年人置于無人監管和照看的狀態,導致未成年人面臨死亡或者嚴重傷害危險,經教育不改的;
3、拒不履行監護職責長達六個月以上,導致未成年人流離失所或者生活無著的;
4、有吸毒、賭博、長期酗酒等惡習無法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或者因服刑等原因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致使未成年人處于困境或者危險狀態的;
5、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經公安機關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部門三次以上批評教育拒不改正,嚴重影響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學習的;
6、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情節惡劣的;
7、有其他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
三、法定監護人的范圍是怎樣的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需要注意,法律規定的被監護人包括了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對監護人也是作出了范圍限制的,具體的內容,小編已經在上文中進行了闡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你還需要了解更多關于監護權的相關內容,不妨到我們律霸網站的相關欄目進行深入了解。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怎么辦?
監護權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哪些情況可以變更監護權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劃撥土地使用權在何種要求下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2020-12-17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房屋沒有門窗拆遷賠償嗎
2021-02-10拆遷補償方案有統一標準嗎
2021-02-15公房承租人去世后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
2021-01-13普寧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8房屋征收對被征補償包有什么部門補償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