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團伙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有哪些?
1、以結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目的,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目的
2、在客觀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
3、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的“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被認定為婚姻詐騙罪。
4、案發后,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5、 詐騙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數額較大”的詐騙罪。
6、詐騙財物價值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數額巨大”的詐騙罪。
7、詐騙財物價值五十萬元以上的,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數額特別巨大”的詐騙罪。
二、婚姻詐騙罪怎樣量刑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詐騙罪增設單位犯罪的法律意義
詐騙罪增設單位犯罪的實質意義是以單位名義、為單位利益實施嚴重社會危害性、符合詐騙罪客觀形態的行為,是否需要追究單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一)以單位名義、為單位利益實施的詐騙行為具有應受刑法懲罰性
判斷某一行為是否具有刑罰當罰性,取決于二點:一是該行為是否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二是該行為是否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以單位名義、為單位利益實施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并不能因為其是以單位名義、為了單位利益就能消除其嚴重社會危害性。從實踐看,以單位名義、為單位利益實施的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已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強烈不滿。在刑法未將此行為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完全具備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刑事責任的條件。其次,犯罪的本質是侵犯法益而不是行為人取得利益。就對法益的侵犯來說,單位集體實施的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與單純自然人實施的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沒有質的區別。
(二)以單位名義、為單位利益實施詐騙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
為了單位利益、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行為,雖然單位詐騙的事實的存在,但單位實施了詐騙行為不等于刑法意義上的單位犯罪。我國《刑法》第三十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從中可以看出,并非一切單位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都是犯罪,只有“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才是單位犯罪。既然刑法沒有規定單位可以成為詐騙罪、故意殺人罪等罪名的主體,因此不能認定類似案件屬于單位犯罪,因此也就不能對單位進行刑事處罰。
綜合上面所說的,婚姻團伙詐騙也是屬于違反了我國的婚姻法,而且這種行為只要條件一旦構成必定就會接受到相應的處罰,而且此罪一般是以數額的大小來進行決定,所以,婚姻是有婚法的規定,就是為了防止那么違法者再欺騙他人。
婚姻詐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婚姻法的最新司法解釋
新婚姻法賭債怎么劃分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