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四級超過勞動仲裁的時效如何處理
一些當事人由于種種原因而耽誤了申訴時效,仲裁委員會應當區別情況,分別處理:
1、對無正當理由超過申訴時效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就喪失了申訴的權利,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2、申訴時效屆滿還要查明有無申訴中止的情況。如果扣除中止時間后不超過申訴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依法受理。
3、《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規定: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情況。
例如,因地震、水災、火災等現象產生的或者因戰爭或其他類似的軍事行動等社會現象而產生的情況。“其他正當理由”則范圍很寬,例如當事人不知道有仲裁委員會而向其他部門申訴延誤時效或者生病,或者童工的法定代理人未確定等等,至于“理由”是否正當,則應由仲裁委員會認定。
二、四級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依照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相關規定,一級傷殘、二級傷殘、三級傷殘、四級傷殘的賠償標準如下: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三、發生勞動爭議怎么辦
勞動爭議的解決分為協商、、仲裁、訴訟四種途徑:
協商: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負責人說明情況,提出合理的解決要求,但不要激化矛盾。
調解:協商不成,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害之日起30天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提出申請。
仲裁:調解沒有解決的,向勞動爭議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一般設在市、區的勞動局。
訴訟:仲裁沒有解決的,向法院提起訴訟。這有兩種情況,一是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從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二是如果用人單位在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未向法院提起訴訟,并且逾期不履行仲裁裁決,勞動者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上述協商、調解、仲裁,由勞動爭議雙方自愿選擇其一,提起訴訟則須在仲裁后進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工傷四級超過勞動仲裁的時效如何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工傷勞動爭議超過仲裁時效的,仲裁機構不受理的情況下,勞動者可以向法院提起人身損害的民事訴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使一份合同無效
2020-12-24強拆程序違法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15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集體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流轉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2021-02-19土地流轉后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6當賓館遇到拆遷,賓館經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