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棄繼承權的有效法定方式是什么?
財產繼承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的民事權利,他既可以行使這種權利,以接受其應當繼承的遺產;也可以放棄這一權利。所以放棄遺產又稱放棄繼承,或繼承權的放棄。它是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以前,繼承人以明示的方式不接受被繼承遺產的意思表示。明示的意思表示既可以采取書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頭形式。
《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可見,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之外,口頭的承諾也算是合同,也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但最大的問題是一但發生爭議,不利的一方就可能不承認他的承諾,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法院也難以支持。
放棄繼承的法律后果:
財產繼承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的民事權利,他既可以行使這種權利,以接受其應當繼承的遺產;也可以放棄這一權利。所以放棄遺產又稱放棄繼承,或繼承權的放棄。它是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以前,繼承人以明示的方式不接受被繼承遺產的意思表示。明示的意思表示既可以采取書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頭形式。
繼承人一旦作出放棄遺產的意思表示,就意味著該繼承人永遠失去了對特定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權,不能再予以撤銷變更了。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人必須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繼承人,而且這種意思表示應由其本人親自作出。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不得代理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的繼承人作出放棄遺產的意思表示。放棄遺產的繼承人,將不再承擔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義務的責任。放棄遺產可能帶來的后果主要有這樣幾種:
(1)第一順序數個繼承人中的一個放棄遺產的,其應繼承的遺產由第一順序的其他繼承人繼承;
(2)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遺產的,遺產由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繼承;
(3)全部繼承人放棄遺產的,遺產即成為無主財產;
(4) 遺囑繼承人之一放棄遺產的,其應繼承的遺產按法定繼承的方式處理。
根據我國法律相關,繼承是繼承人的一種權利,繼承人可以選擇放棄該項權利,如果一旦選擇放棄該項權利的話,那么繼承人必須要以書面形式來進行訂立相關協定。一旦確立簽署該書面協定的話,那么繼承人就不可以再次決定進行繼承該項財產,只能進行放棄。
放棄繼承權債務不償還有效嗎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必須公證嗎
放棄繼承權后遺囑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空白背書匯票能出借嗎
2021-02-18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