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的舉證規則是怎樣的?
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其提出的主張有收集或提供證據的義務,并有運用該證據證明主張的案件事實成立或有利于其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風險。勞動爭議仲裁中的舉證責任并不完全依照民法上的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而是規定了一部分舉證責任必須是由用人單位舉證。
1、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2、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3、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仲裁庭或者法院應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4、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或者法院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二、勞動仲裁裁決有什么效力?
(一)仲裁裁決是仲裁庭做出的、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的、具體解決爭議的決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出仲裁裁決后,當事人對裁決中的部分事項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
(三)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涉及多個勞動者的勞動爭議做出仲裁裁決后,部分勞動者對仲裁裁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裁決對提出起訴的勞動者不發生法律效力;對未提出起訴的部分勞動者,發生法律效力,如未提出起訴的勞動者申請執行,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