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員工自離會有工資嗎?
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規定,在員工不辭而別的情況下,勞動者已提供勞動部分對應報酬不應被剝奪。若用人單位有條件支付剩余工資的,如員工的銀行卡并未銷毀,應及時足額支付。只有在存在工資支付障礙的前提下(例如無工資卡、無法聯系本人),用人單位可以暫緩工資支付。
二、自動離職怎么發工資?
1、《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目前內部仲裁規定,員工不辭而別造成損失,用人單位必須承擔舉證責任)。故對不辭而別的員工,用人單位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但前提是要有員工造成損失的證據。
2、實際操作當中,企業如果沒有及時解除勞動合同的,而且員工反悔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要求繳納期間的社會保險等,用人單位極有可能面臨敗訴的風險。單位在員工不辭而別的情況下,應積極履行通知解除勞動關系的程序,以避免可能發生的爭議和風險。但現實操作過程中,有很多企業在履行解除勞動關系的時候還是沒有及時,建議是在員工不辭而別的第二天馬上通過EMS(具有法律效力最大)的形式寄送"催告函",然后再按照"催告函"里面約定的時間寄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如果沒有及時解除勞動關系,那么在員工不辭而別的期間里,企業要承擔非常巨大的風險。
3、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足額支付工資,非法克扣工資或者拖延支付的,應承擔相應責任。在員工不辭而別的情況下,勞動者已提供勞動部分對應報酬不應被剝奪。若用人單位有條件支付剩余工資的,如員工的銀行卡并未銷毀,應及時足額支付。只有在存在工資支付障礙的前提下(例如無工資卡、無法聯系本人),用人單位可以暫緩工資支付。從風險控制角度,用人單位應當及時通知勞動者前來領取工資,若勞動者未按通知前來領取,用人單位不承擔工資拖延的責任。
為了更好的保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和合法權益,國家也是規定了雙方一定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如果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勞動者做出了擅自離職等情況后也是屬于違約的行為,用人單位可以立即與其解除勞動關系,但是用人單位也是需要支付對方已經提供勞動部門的報酬。
職工擅自離職有什么法律責任
員工擅自離職怎么處理
員工擅自離職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判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1-17被害人承諾的法律效力
2020-11-17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老婆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1-03-0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