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形下要支付職工經濟補償金
按照現行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按照《勞動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具體包括以下12種情況: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破產或者解散的;
(12)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定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二、經濟補償金支付多少?
勞動合同法規定要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還有一個新條款,即經濟補償金的限制封頂條款:“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也就是說只要是勞動者月工資不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就不受12年封頂的限制。
在勞動關系中,經濟補償金與賠償金其實是不一樣的。通常單位是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那么符合規定的條件,則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而要是用人單位有違法行為,將勞動者開除或者導致勞動者被迫辭職,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支付的就應該是賠償金,一般賠償金是經濟補償金的兩倍。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計算的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員工離職寫經濟補償金怎么確定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辯護詞范文
2020-12-27國家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9黑戶可以當擔保人嗎
2020-12-15如何保護照片版權
2020-12-19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離婚房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8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