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解除形式有哪些方式
第一、通知解除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旬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即勞動者只要提前通知即可而沒有別的限制。這種情況下,固然勞動者可能承擔支付違約金的責任,但在沒有貿易秘密條款商定的情況下,沒有對單位的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隨時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訂立勞動合同而未訂立的,勞動者可以隨時終止勞動關系。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商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前提的。
這種情況下,勞動者不但分歧錯誤單位負任何的違約或者賠償責任(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者可能會碰到賠償單位招聘費的可能),還可以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造成損害的,并應當支付賠償金。
二、解除勞動合同
1、 除了法定條件,任何約定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均無效(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不是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就協商排斥其他法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
2、 任何約定違約金、賠償金的,均無效;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除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3、《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二十三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在我國相關的用人單位在于相關的勞動者辦理勞動合同解除時,可以提前30天與相關的勞動者進行溝通。通知這類勞動者接觸相關的勞動合同。還可以隨時解除勞動解除,按照相關的勞動法律規定進行相應的辦理,解除這類勞動合同。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外籍人協議離婚的注意事項
2021-01-03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