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國家財政收入,依據國際稅收慣例及我國稅法原則,在我國逐步制定和完善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是必要的。為此,應強化網絡技術,增強追蹤功能,最終實現稅收電子化;完善電子商務的支付手段;加強電子商務的國際情報交流,協調國際稅收關系;提高公民納稅的自覺性。
電子商務目前被定義為交易雙方通過INTERNET(國際互聯網)進行的商品或勞務的交易。但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國際上就開始了對電子商務的探索性研究。到了80年代中期出現了EDI(電子數據交換)商務,廣義的電子商務可以從這時算起。國際上的INTERNET商務始于90年代初期,由于具有高收益、低成本、高效率、范圍全球性等特點很快向全世界普及。
1994年5月,中國大陸正式接入INTERNET,其推廣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歷史上任何其它技術。截止至2000年6月30日,我國上網計算機臺數達到650萬,上網用戶人數為1690萬。隨著INTERNET的迅速普及,電子商務也在我國悄然興起,并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得到了較快發展。但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還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同時存在著技術與應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據統計,美國去年電子商務營業額已超過5400億美元,而我國只有約8億元人民幣。從電子商務指數推算的結果來看,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也只有美國的0.23%。另外,在我國訪問電子商務網站的客戶大約只有1%有購物行為,而國際上的平均比例在5%左右。由此可見,我國的電子商務尚處于起步階段。
在電子商務處在萌芽狀態的今天,探討對電子商務是否征稅以及如何征稅等問題具有現實性意義。為此,筆者試對我國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做一些論述。
一、我國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困難及必要性
(一)我國對電子商務征稅所面臨的困難
電子商務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網上信息服務、電子購物與貿易、電子銀行與金融服務。其函蓋范圍之廣使稅收工作錯綜復雜,再加上電子商務具有流動性和隱蔽性的特點,極大地加劇了稅收的難度。我國對電子商務征稅所面臨的困難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電子商務國際化帶來的稅收難題與傳統商務活動相比,電子商務打破了時間的束縛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較自由地通過國際互聯網從事跨國商務活動,這無疑增加了獲取充足稅收證據的難度,同時也會造成一些國與國之間的稅收沖突。
首先,跨國電子商務容易導致避稅問題。目前,世界各國的稅收政策不盡相同,電子商務的興起給一些企業帶來了避稅的可乘之機。企業可以利用在免稅或低稅國的網站輕易避稅,給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造成嚴重的稅收流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收養關系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6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