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代通知金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除此之外,無論是用人單位過失性辭退勞動者,還是經濟性裁員,或者其他情形解除勞動合同,均無須適用代通知金。
因此,有的勞動者在主張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支付賠償金時,一并主張代通知金,這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企業在上述法定情形下合法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前30日書面通知員工的,除應依法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外,還得支付1個月工資的代通知金,即員工可兼得“魚”和“熊掌”。
如企業已書面通知員工勞動合同于30日后解除,但員工認為自己可立即離職或者說可提前離職,企業是否還得支付1個月工資代通知金呢?我們認為:支付代通知金是企業的法定義務,而對于員工來說則是法定權利,而權利是可以放棄的,該放棄行為并不違反法律法規之規定。為避免員工提前離職之后就代通知金問題再行向企業主張,建議雙方可就提前離職問題通過協商文件或類似文件予以確定,以明確系員工主動放棄代通知金。
從而根據上文可知,待通知金在法律中尚未有明確規定,但在臺灣法律及理論中經常被提起。在實踐中,我們也可以將其簡單的理解為為解除勞動合同而支付的違約金。代通知金支付要求是企業和沒有過錯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時,要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人員,而不是在告知勞動關系解除后,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就解除。
代通知金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協商解除要支付代通知金嗎?
開除員工是否有代通知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認定只適用哪些情形
2021-02-23對于檢察院管轄不明確的案件如何解決
2021-03-08受強制措施是否享受年休假
2021-02-19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解約定金的約定方式
2020-12-04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