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恢復勞動關系后單位不執行怎么辦?
仲裁恢復勞動關系后單位不執行可以向單位要求相應的賠償。一般來說仲裁結果中的的恢復勞動關系不需要得到用人單位的同意,只需要按照仲裁書執行即可,如果相關單位不執行,那么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向單位要求賠償或者經濟補償金。
二、恢復勞動關系的依據
《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
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對于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仲裁或訴訟中可以在兩項請求中選擇:恢復勞動關系或支付賠償金,而該選擇權在勞動者。
三、恢復勞動關系如何執行以及不執行如何補救
(一)勞動關系的恢復不需要用人單位的同意。
仲裁的裁決書或者法院判決書判決應當恢復勞動關系的,那么員工和企業的勞動關系自該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自然恢復,恢復的效力溯及到用人單位一方違法解除之日,那么對于這段時間的工資待遇相關福利都應該足額的補發給員工。很多當事人認為恢復勞動關系一定要經過用人單位的同意,如果單位不同意,那么勞動關系就不能恢復,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這里要分清楚勞動關系的恢復和勞動關系的履行兩個不同的概念,勞動關系恢復了并不代表勞動關系中確定的權利義務就一定會得到雙方的貫徹履行。因此就如本案中講到的,仲裁裁決恢復了勞動關系,但是由于用人單位一方的態度,造成勞動關系的履行再次出現困難,但是這并不改變雙方仍然具有勞動關系這一事實。
(二)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恢復勞動關系的生效法律文書的補救方式。
如果員工確實是非常希望重新回到公司工作,在得到恢復勞動關系的生效法律文書后,如果用人單位拒不履行的無非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用人單位再次明確告知員工解除勞動關系。這在法律上屬于再次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這種情況在現實情況下經常發生,那么員工可以依據《市條例》和《違反和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另外一種情況是用人單位既不履行也不明確解除,具體而言可能包括不發放工資、不提供工作崗位和辦公室等,前者是未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后者屬于不提供勞動條件的情形。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法》第32條第3款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規定主動解除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規定年限,每滿一年給予勞動者本人一個月工資收入的經濟補償”,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如果公司在合同有效期限內并且在員工無過錯的情況下與其解除是需要進行賠償的,如果不進行賠償也不給出合理的解釋是屬于違法的行為,員工有權向勞動局申請仲裁。仲裁結果單位必須執行,如果不執行需要向員工支付比原來更多的賠償金,否則將會面臨起訴。
2020勞動仲裁收費最新規定
2020勞動仲裁法實施條例全文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簽訂地
2021-03-10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應該包括什么內容
2021-02-16無期徒刑減刑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5實習期間應該簽什么合同嗎
2020-12-22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