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高陽縣律師 ? 磁縣律師 ? 龍華區律師 ? 錦屏縣律師 ? 勐海縣律師 ? 松山湖律師 ? 易縣律師 ??
雖然經常聽說自動離職,但對于很多勞動者而言,其實根本就不清楚法律上面規定的自動離職是怎樣回事,更加不清楚如何才算自動離職。對此,律霸小編收集整理了相關資料,馬上就來為大家做詳細解答。
一、如何才算自動離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二、自動離職是否享受辭職待遇
離職與辭職沒有本質的區別,從以前的規定看,一般是指尚未喪失勞動能力的干部由于某些個人原因,不能繼續在用人單位供職,需要向用人單位提出離職要求,經批準后可辦理離職手續,享受一次性的離職費待遇,與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當然,有的也不發離職待遇。例如:歸僑、僑眷職工因私獲批準出境定居,凡不符合退休、退職條件的,可辦理離職手續,并按規定發給一次性的離職補助費。工齡每滿1年發給1個月的本人標準工資,工齡10年以上的,從第11年起,每滿1年發給1個半月的本人標準工資,但離職補助費的總額,最高不得超過24個月的本人標準工資。
而國家勞動總局《關于職工要求離職另謀職業問題的復函》([80]勞險便字66號)規定,凡要求離職在城鎮另謀職業的職工,經批準離職后,不發離職待遇。辭職的職工,在1983年4月9日發布《全國整頓企業勞動組織工作座談會紀要》(勞人計[1983]12號)之前,是沒有辭職生活補助費待遇的,此后的辭職費標準也低于離職費標準,即:家居城鎮的職工,工齡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本人半個月標準工資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最多不超過6個月的工資;回農村的,工齡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本人1個月標準工資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最高不超過12個月的工資。這種辭職費也僅適用于原來的固定職工。合同制職工按《勞動法》的規定執行。雖然從最初的規定看,離職是對干部而言,辭職是對工人而言,但從后來的規定看,界限越來越模糊。實行勞動合同制以后,這兩種政策規定運用的越來越少了,然而有一部分職工仍需適用這兩種政策。
實踐中,認定算自動離職其實也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在自動離職的情況下,一般是不能領取失業保險金的。當然,要是有證據證明是因為單位的侵害行為逼迫勞動者離職的話,則可以依法要求單位做出相應的補償。
離職后公司拖欠工資怎么辦?
曠工多少天算自動離職
公司要求無責任離職員工怎么辦,公司變相逼退員工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12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