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處理離婚財產糾紛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離婚后財產糾紛,我國法律規定了兩種離婚方式,一是登記離婚,二是訴訟離婚。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每對夫妻或多或少都有共同財產。離婚后,夫妻身份關系消失,夫妻共同財產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礎,必須進行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一般在離婚時分割,但離婚時未分割或雖進行了分割而后反悔或發生可以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情形時,即產生離婚后財產糾紛。
雖然離婚協議已經生效,對雙方具有實體法意義上的拘束力,但其財產部分并不具有嚴格的法律效力,這也是法律未賦予其強制執行的效力,當事人不得憑此協議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原因。人民法院對此協議仍可以審查,不能將雙方在協議中的約定絕對化,如果發現協議中有違法之處(如雙方約定將他人財產或某淫穢物品為一方所有),法院仍可予以變更、撤銷甚至追繳。
目相關的司法解釋只規定“因對財產、子女撫養引起糾紛,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直接由有關法院依法受理”。除此,無其他更為具體的規定。
離婚協議中的財產、子女撫養部分僅體現協議雙方的意志,婚姻登記機關對此不予審查或僅作形式審查,故該部分未得國家公權力認可,當事人事后有異議甚至反悔的,仍應享有訴權,至于實體上能否勝訴則另當別論。所以,即使是在協議中已有過約定的財產,嗣后發生糾紛的,也應作為夫妻登記離婚后的財產糾紛,由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在具體處理過程中:又會出現三種情形:漏分;反悔;非真實意志的協議。
對于漏分財產比較容易處理,一般情況下當事人應當在協議離婚并發現有漏分財產事實后提起民事訴訟。法院按照婚姻法的夫妻財產制度來處理就可以讓當事人得到比較公正、理想的結果。
重點是反悔和非真實意志的離婚協議所引發的財產爭議,主要是指一方在脅迫、欺騙等情況下簽訂的離婚協議。
對于上述兩種情況,當事人需要在離婚后一年內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但是法院在審理后如果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就會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所以當事人一旦簽訂離婚協議并辦理登記手續后,如果想改變離婚協議中有關財產分割的內容,就必須掌握對方脅迫、欺詐的證據,否則敗訴。
綜上所述,在上文中,律霸網小編為大家解答了關于怎么處理財產糾紛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這方面的法律問題,您可以在律霸網在線的專業律師進行提問,或者直接來電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將會幫助你解開難題,給予你專業的指導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債權債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未經授權的有限合伙財產處分效力如何
2021-03-06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