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當得利是否適用除斥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不當得利不適用除斥期間。
除斥期間只適用于形成權,比如撤銷權、解除權等。不當得利屬于債權,一般債權適用訴訟時效。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起算點: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應自當事人一方知道或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及對方當事人之日起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不當得利返還范圍有哪些
返還不當利益請求權的標的的范圍,也就是受益人返還義務的范圍。受益人返還義務的范圍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
受益人返還的不當利益,可以是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原物的價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也可以是其他利益。
1、受益人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時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無合法的根據。于此情況下,若受損人的損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即受益人返還的利益僅以現存利益為限。利益已不存在時,受益人不負返還義務。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損人的損失時,受益人返還的利益范圍以受損人受到的損失為準。
2、受益人惡意的。即受益人知情,受益人于受有利益時知道其取得利益是沒有合法根據的。于此情形下,受益人應當返還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不存在,也應負責返還。若受益人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受損人的損失時,受益人除返還其所取得的全部實際利益外,還須就其損失與得利的差額另行賠償。
3、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時是善意的而后為惡意的利益返還,范圍應以惡意開始時的利益范圍為準。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1-10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委托代理
2020-12-10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