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的刑事案件來講,其實都是由公安機關來立案偵查的,之后偵查結束就會移送給人民檢察院審查,在符合規定條件的情況下,檢察院就會向法院提起公訴。當然,對于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期限也是有要求的,這樣才能盡快的對刑事案件作出處理,那究竟我國在這方面是如何規定的呢?下文中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期限是多久
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七十五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第一百七十七條 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自接受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決定立案的,應當書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不予立案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將不予立案通知書送達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相應退回案件材料。
二、公安機關立案的條件
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
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結合相關法律中的規定,一般在接受案件之后需要經過相應的審查,然后才能決定是否立案受理。此時就要注意接受案件并不等同于立案受理。至于刑事立案期限通常是在接受案件之后的3日內就需要作出決定。而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案件立案偵查時間是多久
沒有立案能夠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罪屬于刑事嗎
2020-11-21拖欠工資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1-02-27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非法轉讓土地獲取拆遷補償款如何處理
2021-03-16戶口寄放在親戚家輪到拆遷有分成嗎
2020-11-30農村拆遷中無證的部分怎么計算
2021-01-02企業被強制拆遷,如何維權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