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點評:首先本案要確定韓某是否侵害了袁某的監護權及韓某是否應向袁某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
由于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與財產損害賠償責任同屬侵權損害賠償,故精神損害賠償的成立要件也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有損害后果,即因人格權益等有關民事權益遭受侵害,造成受害人“非財產上損害”——包括精神痛苦與肉體痛苦;
2、有違法侵害自然人人格和身份權益的侵權事實;
3、侵權事實和損害后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4、侵權人主觀上有故意和過失。
本案中韓某雖在行使對韓-亞的探望權后,至今未將其女韓*送回到袁某處,但雙方并未對韓某行使探望權的時間、地點進行約定,因此韓某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將韓-亞帶走并行使探望權的。現韓某未將其女送回到袁某處,系其不執行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的行為,并非侵權行為,且該執行程序現仍在進行,并未終結。故韓某的行為不符合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二“有違法侵害自然人人格和身份權益的事實”存在。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金錢賠償屬于較嚴重的責任承擔方式,而責任承擔方式與責任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均衡性,只有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害后果,主張金錢損害賠償才屬損害與責任相當,這符合平均正義的司法理念,而本案中袁某并未向法院提供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害后果的證據。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從該條規定可看出被監護人脫離監護人的監護仍應當是因非法產生并有嚴重后果,監護人才可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而以上已論及本案并非有上述兩個條件產生,故袁某也不能就此向韓某提出停止侵權并賠償精神損害之訴請。因此,袁某援引該條要求韓某進行精神損失賠償,從法律與事實上均無據支持。
其次,關于袁某要求中止韓某對其女韓-亞的探望權的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本案中袁某未向法院提供韓某在探望韓*時有不利于韓-亞身心健康的證據,故其要求中止韓某對韓-亞的探望權,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最后,法院判決駁回袁某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認定及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8村委會有權利簽訂征地協議嗎
2020-12-12輸官司對方律師費也要付嗎
2021-03-24虛開發票處罰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