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法庭作證人的條件有哪些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弊罡呷嗣穹ㄔ骸?a href='http://www.6065bob.com/susong/30.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3條規定:“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由此可見,只要了解案情,并且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與待證事實相適應,且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就可以作為證人予以作證。
二、哪些人不能作證人
一證人必須是自然人,因此,法人和其他組織不能作證人,它們所提供的證據可能成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但絕不可能成為證人證言;
二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人;
三 本案的訴訟代理人、法定代表人、訴訟中的代表人不能兼作本案的證人。同樣,本案的審判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也不能兼作本案的證人。除上述人不能作證人外,凡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可以作為證人,無論他們性別、國籍、職務、宗教、信仰、民族、種族、政治狀況、文化程度、經歷等狀況如何。作證,作偽證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三、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負擔:
在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是證人向代表國家行使裁判權的法院所盡的一項公法義務,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理應由法院代表國家向證人給付,并最終作為訴訟費用的一部分而由當事人負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首次明確規定,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以及誤工損失,由敗訴一方當事人負擔。當事人申請證人作證的,由該當事人先行墊付;當事人沒有申請,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證人作證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遺憾的是,由于沒有同時明確費用支付的標準,實踐中很難真正執行。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訴法解釋》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證人因履行出庭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差旅費用和補貼標準計算;誤工損失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標準計算”。
民事案件中,當事人若需要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話,要求在舉證期限屆滿之前的10日提出,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作出審查之后,要是予以準許,那需要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屆時出庭作證,同時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若是在民事訴訟中有提供虛假證供的行為,那么可能被認定構成虛假訴訟罪。
偵查機關詢問證人有哪些規定?
如何認定證人證言的效力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離婚糾紛要多久判離
2020-12-20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