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轄權異議法庭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管轄權異議法庭的處理程序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后,法院應當進行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移送至有管轄權的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管轄權異議,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對該駁回管轄權異議的裁定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依法上訴。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未經審查或審查后尚未作出裁定的,不得進入該案的實體審理。
二、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時限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其時限即為15日。我們從前文的對管轄權異議主體、客體的分析,可知這一規定是不合理的。首先,從法條上看,它存在著邏輯性錯誤,因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包括了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只有被告才提交答辯狀;其次,這一規定也缺乏靈活性。
三、管轄權主體有哪些?
所謂管轄權異議的主體,是指在民事訴訟中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人。《民事訴訟法》第127條對管轄權異議主體的表述為“當事人”,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當事人的概念外延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在民事訴訟實務中,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往往是被告,被告享有管轄權異議之主體地位在法理上和實務中已得到一致肯定,分歧在于原告、參加訴訟的共同原告和第三人是否享有管轄異議權。
以上就是管轄權異議的處理情況,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必須在具備管轄權的法院才可以對相關案件進行判決處理,特別是在案件的審理后期,發現不具備管轄權的,就需要按照移送管轄的相關條件來進行移送處理,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審查后認定。
管轄權異議
管轄權異議后的開庭時間是什么時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章程規定不設股東會能否召開臨時股東會
2021-03-04留置權的取得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10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公租房拆遷和普通房屋拆遷有區別嗎
2021-03-03親屬代簽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有效嗎
2021-03-24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書范本
2020-11-12公房的拆遷款屬于遺產范圍內嗎
2020-12-12城市房屋拆遷單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