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訪是否產生訴訟時效中斷?
信訪是可以構成訴訟時效的中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了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但就有關單位的范圍未作出詳細的界定。而信訪制度及信訪機關作為我國特有的行政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采用書信、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所屬部門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依法應當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信訪是信訪人向有關機關反映情況,由相關機關處理的一種活動,信訪同樣能引起時效中斷。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74條中“有關單位”的理解,應從保護權利人的角度進行廣義理解,即應當包括所有國家機關、仲裁機構等。
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為一種群眾性組織,本身不是保護民事權利的國家機關,但它可依權利人申請調解糾紛,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群眾性組織能達到這種效果,作為政府行政機關的信訪機關,更應當具有保護民事權利的能力。因此只要權利人向有關單位和機構反映了糾紛,提出了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均應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二、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法院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訴訟時效中斷是在訴訟進行中,因法定事由的發生致使已經進行的訴訟全部歸于無效,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法律對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主要表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0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73條和第17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了三種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即提起訴訟、權利人提出要求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了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等五種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就是必于案件的保護期間;對于這個期限如果符合法律規定的條款就可以進行中斷從而延長對受害者的保護;對于信訪就是屬于在中斷的時效范圍之內,只要提出來而得到了執法人員的認可,就可以重新計算時效。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網絡罵人侵權嗎
2021-02-17醫護人員因工作原因感染,是否屬于工傷?
2020-12-18民辦學校破產承擔有限責任嗎
2020-12-31民告官狀子怎么寫
2021-03-07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