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屬于訴訟時效中斷事由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起訴、請求、認諾。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訴訟時效屬于我國公民在辦理案件的合法權益,一旦公民由這類請求時,應積極的由這類人民法院進行辦理。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對這類訴訟時效時間進行辦理,對這類案件的審理工作進行相關的延長,確保公民的合法權益。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哪些方法可以延長債務訴訟時效?
刑事自訴案件有訴訟時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荒山開發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28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拆遷獎勵時間過了怎么辦
2021-01-10有地契拆遷怎么安置
2021-01-23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哪些賠償責任
2020-12-29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9廠房拆遷會有哪些補償?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