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經離職的法院書記員當律師要回避嗎?
已經離職的法院書記員當律師不需要回避的,但已經離職的法院書記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回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本條所規定的離任,包括退休、調離、解聘、辭職、辭退、開除等離開法院工作崗位的情形。本條所規定的原任職法院,包括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曾任職的所有法院。
二、律師需要回避的六種情形是什么?
《律師法》第三十九條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律師回避的法定情形是跟對方有近親屬關系,或者跟審理結果有直接利害關系的,諸如此類的情形,但如果存在這些情形的話,開庭之前遇事就要跟委托人講清楚的,法律上沒有規定,只要之前是書記員就必須要回避,這樣就沒辦法正常開展辯護工作了。
律師辯護回避需不需要?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律師辯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要定期查驗嗎
2021-02-28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