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9年5月,陳某的公公去世,留下不菲的遺產,丈夫王某有兄弟姐妹五人,王某認為自己的經濟條件還可以,而其它兄弟姐妹經濟條件較差,因此主動放棄自己的繼承權,陳某知道后,非常不滿,認為公公去世后,自己丈夫繼承的一份,應該是自己夫妻的共同財產,現在丈夫放棄繼承,是侵害了她的財產。
專家說法:
繼承是夫妻共同財產的來源之一,當事人對繼承的放棄,并不當然意味著對配偶財產權的侵害,或未經另一方同意,而構成擅自處分。
繼承權的實現,除了要被繼承人死亡這一基礎事實外,實際上還應附有條件即被繼承人不放棄繼承權。這一點在“繼承法解釋”的第49條:“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遺產分割后表示放棄的不再是繼承權,而是所有權。”和第51條:“放棄繼承的效力,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上有很明顯的體現。繼承人表示放棄繼承時,當然產生溯及力,溯及到繼承開始的時間,其所產生的法律效果就是:直接的導致繼承喪失。這種繼承喪失是在遺產(財產權)取得之前行使的,因此,就不存在因放棄繼承權,而產生侵犯妻子(共有人)的共有財產權的問題。
相關法律知識:
《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以下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賠費、殘疾人生活補助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怎么做
2020-12-16民法典規定請求撤銷婚姻時效是多久
2021-01-03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