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都規定了復議不停止執行和訴訟不停止執行,什么是復議不停止執行?復議不停止執行的例外情況有哪些?什么情況下可以停止執行?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詳情請看下文。
1、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請示該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復議機關對引起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并作出決定的一種法律制度。行政訴訟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時,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是訴訟的一種,它與刑事訴訟、民事訴訟一起構成我國的三大訴訟體系。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是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一種事后救濟手段,目的是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遭受具體行政行為侵害所受到的損失,通過行政和司法救濟的途徑,及時地予以恢復和補償。
2、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不停止行政處罰的執行。當事人在受到行政處罰后,如果對處罰決定不服,可以依法向行政復議機構和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但在復議和訴訟過程中不停止行政處罰決定的執行。所謂復議和起訴不停止行政處罰決定的執行,就是指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行政機關的處罰決定不能因被處罰人向復議機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終止執行,例如,某人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被公安機關給予行政拘留十五天的行政處罰,該人不服向復議機關或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此時,不能因他復議或起訴,公安機關就停止對其行政拘留。我國許多法律都規定了復議、起訴不停止執行的原則,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規定:“當事人對食品衛生監督機構給予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對食品控制的決定應當立即執行。”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復議,不停止被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是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可以停止執行。復議機關應當對是否停止執行作出決定。
(一)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三)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
(四)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復議不停止執行的相關內容,復議、訴訟期間除非有上述情形,不得停止執行,希望小編整理的上述內容能夠幫到你,謝謝瀏覽!
行政復議終局的情況有哪些?
法院強制執行的常見措施有哪些?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