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定繼承中,繼承人以外的人能分得遺產嗎?
根據《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所以繼承人以外的人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是可以分得遺產的。
這種情況有:
1、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
(1)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兩者必須同時具備,只具備其中之一都是不符合規定的。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是以被繼承人死亡、繼承開始的情況為準的。如果雖曾經是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但在被繼承人死亡、繼承開始時已經具有勞動能力或有了生活來源,就不能再適用此規定。
(2)依靠被繼承人扶養。指這類可分得遺產的人不僅要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而且還要依靠被繼承人扶養。是否由被繼承人扶養,須以被繼承人死亡、繼承開始時為準。如果被繼承人死亡時已不再扶養,那么即使是曾經扶養過也是不符合規定的。是否扶養的成立,不論時間長短,都可以適用本規定。
2、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盡了較多扶養義務的人。這類人對被繼承人本來是沒有扶養義務的。但由于某種原因,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并未盡到全部義務,而這類人對被繼承人卻提供了較多物質上的照顧。在認定是否盡了“較多扶養義務”時,標準既不能過嚴,也不能過寬。不能理解為必須是盡了主要扶養義務,也不能簡單地用經濟價值的尺度來衡量,無論是提供了較多經濟幫助,還是提供了較多生活上的照顧,都可以認定為盡了較多扶養義務,可分得適當遺產。
關于對被繼承人以外的人的遺產分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三十一條規定:“以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分給遺產時,按具體情況可多于或少于繼承人。”
這就意味著在分配遺產時,既要考慮這些可分得適當遺產人的情況,即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經濟需要的狀況,困難大的多分,困難小的少分;他們對被繼承人盡扶養義務的多少,盡義務多的多分,盡義務少的少分,還要把他們與其他法定繼承人相比,綜合考慮,分給適當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同居關系能否申請保護令
2021-01-21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在商場摔傷賠償金額一般是多少
2021-03-14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1-09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