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財產繼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或遺囑指定而對被繼承人的遺產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民事主體。
財產繼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權利主體是繼承人,義務主體是繼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國家等。其中權利主體是特定的,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
(2)繼承人是財產繼承法律關系的權利主體,是依法享有繼承權,能夠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人,包括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
①法定繼承人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直接承受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人。他們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法享受繼承權利,其法律地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代替,如代位繼承。按照我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法定繼承人有這樣一些特點:A法定繼承人是被繼承人的近親屬,其范圍與我國婚姻法中有權利義務關系的家庭成員相對應,不包括集體組織、法人和國家;B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喪偶的女婿可以作為法定繼承人;C只設定兩個繼承順序,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較窄。
②遺囑繼承人是指根據被繼承人合法有效的遺囑承受其遺產的繼承人。按照通例,遺囑繼承人的法律地位是不能被替代的。我國繼承法規定,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這樣規定是為了將遺囑繼承人與受遺贈人加以區別。繼承人和遺產承受人不是同一概念。遺產承受人泛指一切承受死者遺產的人,既包括受遺贈人,還包括酌情分得遺產的人。
(3)繼承人和條件
繼承人在繼承遺產時,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A繼承人須為繼承開始時的生存之人。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止于死亡。因此,已死亡或未出生的人無繼承資格。但是,現代各國繼承法都規定對未出世的胎兒有保留繼承份額的規定,我國繼承法也對這個問題加以規定。法律設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胎兒的合法權益。
B繼承人須為位居繼承順序者。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并非所有有繼承權的人都可以同時繼承遺產,應按先后順序分別繼承,順序在后的繼承人須在前一順序無人繼承時,方可繼承。
C繼承人須為未喪失繼承權者。雖然繼承人有繼承能力,又位居繼承順序,但并不意味著繼承人就可以享有繼承權,如果繼承人有《繼承法》第7條所規定的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時,繼承人則喪失其繼承人的地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沒有錢怎么辦
2021-02-25拖欠工資不還沒有期限嗎
2020-12-24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