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我的鄰居張風蘭老人辭世了。可她沒想到,因為她的兩份遺囑,她的子女們相互間打起了官司。張風蘭老人生前育有5個子女。幾年前,她的老伴去世后,她就一直和女兒趙曉風生活。2003年5月,兒子趙偉將老人接到自己家居住,老人在趙偉處寫下一份遺囑,注明其所有財產及銀行存款共24萬元全部由趙偉一人繼承,并在上面按了手印。后來老人的女兒趙曉風又將其接回家住,老人在女兒家立下第二份遺囑,寫明其身后全部財產由5個子女平均分配。老人去世后,這兩份內容完全相悖的遺囑在子女之間掀起了軒然大波,并為此鬧上了法庭。請問依法該如何處理?
法院審理認為:兩人所提交的兩份遺囑均符合我國《繼承法》關于遺囑形式要件的規定,均屬有效遺囑。趙偉所提供遺囑即第一份遺囑與被繼承人所立第二份遺囑內容相抵觸。依據《繼承法》關于“遺囑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的規定,原告趙偉所提供第一份遺囑屬于無效。遺產是被繼承人的私有財產,因此被繼承人本人的意愿自然是遺產分配與處置的最權威的依據。遺囑是被繼承人自身意愿的外在表現形式,除非出現法律特別列明的情形,遺囑應當得到全面與無條件的執行。只有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才由法律規定的繼承人按照法定的順序及份額繼承遺產,即法定繼承。在現實生活中,被繼承人往往會隨著時間、情勢與心態的變化主動改變主意,也可能迫于自身的處境被動地改變主意,因此內容前后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遺囑屢見不鮮。既然處分遺產是被繼承人的權利,是對將來才會發生的自己的后事預先作出的安排,在實際發生前被繼承人當然有權隨時改變主意。因此,我國《繼承法》作出了“遺囑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的規定。而不相抵觸的部分,則仍然有效。要注意的是,經過公證的遺囑是不能隨意修改的,在公證遺囑之后新立的遺囑,如果未經公證,將不能對公證遺囑進行撤銷或對其內容進行更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立案后多久自動撤案
2020-12-13對違法行為有異議怎么處理
2020-12-01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要多久
2021-01-25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輕傷鑒定標準是如何的
2021-01-13股權激勵無償是否交稅
2021-03-10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