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近一個時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時因雙方勞動關系難以確定,致使勞動者合法權益難以維護,對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為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現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
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四、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五、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引發爭議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水產養殖的大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9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倒車時撞死兒童,對方不滿要求額外賠償怎么辦
2020-11-26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