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人偷稅稅收罰金怎么算?
關于偷稅漏稅的罰金計算標準沒有準確的規定,《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刑法第52條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根據本條規定,罰金數額應當與犯罪情節相適應。也就是說,犯罪情節嚴重的,罰金數額應當多些;犯罪情節較輕的,罰金數額應當少些,這是罪刑均衡原則在罰金裁量上的具體體現。在裁量罰金數額時應否考慮犯罪人繳納罰金的能力,刑法沒有明確規定。
二、罰金具有以下特征:
1、罰金與沒收財產一樣,都是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采取的強制性財產懲罰措施。
2、按照我國刑法“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罰金同沒收財產一樣,也只能執行犯罪分子個人所有的財產,不能執行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后有的財產。
3、罰金的范圍只能是強制犯罪分子繳納個人所有的一定數額的金錢。如果沒有錢款,可以對其擁有的合法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變賣、拍賣措施,用變賣、拍賣的錢款折抵罰金。
4、罰金的繳納是在法院的判決生效之后,涉及的是刑罰的執行問題。
三、罰金和罰款的區別
1、法律性質不同:
罰款屬于行政處罰,而罰金則屬于刑事處罰;
2、執法機關不同:
罰款一般由行政執法機關決定,而罰金則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
3、適用對象不同:
罰款適用于違反行政法律、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一般違法分子,而罰金則適用于違反刑事法律的犯罪分子。
4、法律依據不同:
人民法院判處罰金的法律依據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作出罰款決定的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行政機關作出罰款決定的法律依據是有關行政法律規范和《行政處罰法》。
法律上只規定了偷稅漏稅的具體量刑標準,可是罰金標準的話,沒有任何的計算公式,所以有些普通民眾理解的,罰金的判決標準,基本上是法官想判多少就能判多少,但法官在判處罰金的時候不能不考慮到當事人的執行能力。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勞動能力如何鑒定
2020-12-14合同履行中的抵銷權屬于抗辯權嗎
2020-12-27涉黑犯罪沒收財產嗎
2021-01-01公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2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基金公司破產
2020-12-23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