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屬于偷稅漏稅行為?
偷稅是指納稅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采用欺騙、隱瞞等方式逃避納稅的違法行為。根據《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漏稅是指納稅人因無意識而發生的漏繳或少繳稅款的違章行為。按照《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稅務機關應限定漏稅者如期補繳所漏稅款;逾期未繳者,應從漏稅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金。
根據我國最新《刑法修正案(十)》已經沒有“偷稅罪”這條罪名了。第二百零一條為“逃稅罪”。
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
稅務局主要負責征收地方稅(營業稅、城建稅、契稅、地方教育費附加,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資源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以前設立的內資企業)、代收社會保險(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文化事業建設費、價格調節金、工會經費等。
二、相關的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我國對于偷稅漏稅的判罰是非常嚴重的,在司法實踐中,只有構成了偷稅漏稅的行為,就構成偷稅漏稅罪。公民在發現偷稅漏稅行為后,可以依法向國家司法機關或者稅務機關進行舉報,并需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取證,以減少國家稅收損失。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丁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0-12-24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