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對企業的偷稅漏稅的規定
根據刑法第二百零一條及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對逃稅罪的處罰方式如下:
1、對自然人犯罪的處罰: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2、對單位犯罪的處罰:
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零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偷稅罪與漏稅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不同。偷稅是出于故意,而漏稅是過失行為。偷稅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國家稅收損失,而積極希望或追求這一危害結果,而漏稅的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危害后果應當預見卻設有預見,或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偷稅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稅行為人主觀上則不具有這一目的。
2、客觀方面不同。偷稅是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欺騙、隱瞞手段來不繳或少繳稅款,而漏稅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為或不作為。在客觀上區分二者,應注意:凡是沒有采取法定手段偷逃應納稅款的,一律不能認定為偷稅;即使采取了法定手段未繳或少繳稅款,也不能一概認定為偷稅,還要注意從主觀上進行甄別。因為主觀上的區別才是偷稅與漏稅的本質區別。實踐中,還有一種“明漏暗偷”的情況,即納稅人采取法定手段,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但一旦被稅務人員查出,則以業務不熟、工作過失或對稅法及財務制度不精通為由加以搪塞。
3、法律后果不同。偷稅達到法定結果即構成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而漏稅是一種違法行為,行為人只須補繳稅款并交納滯納金。當前,有些稅務機關與司法機關對于漏稅有不同認識。
稅法對企業的偷稅漏稅的規定,是根據逃稅額的數額來決定的,一般是以百分三十的應納稅額作為劃分線的。對于應納稅額的百分三十以下的,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在應納稅額的百分三十以上的,那么是處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了。國家現在對于逃稅偷稅的,采取嚴厲的打擊制度。
偷稅罪單位犯罪嫌疑人是屬于單位犯罪嗎?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額溫槍需要資質嗎
2021-01-29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網上處理違章一般多長時間
2021-01-3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