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權是指什么時候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特定行政機關采取強制手段保障法律、法規和行政決定得到貫徹落實的一種執法行為。其特點表現為:一是行政性,發生于行政管理過程中,由特定行政機關實施;二是強制性,基于國家行政機關的權力作用,強行抑制相對人的意志,迫使相對人服從;三是執行性,旨在確保實現法律、法規或行政決定所要求達到的行政管理的目的和狀態。這是行政強制執行最本質的特征。
二、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在受到了行政機關的處罰后當事人沒有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行政復議或者訴訟時也是代表認同處罰決定,如果說公民或者其他組織不履行行政機關做出的相關處罰后,行政機關也是可以申請采取強制執行措施的,那么行政強制執行措施也是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的。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法實施細則內容有哪些
行政強制法司法解釋總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怎么做司法鑒定,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27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頒發什么證
2021-02-21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