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中哪些情況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受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等案件問題的批復》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后,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的,未經行政機關裁決,僅就房屋補償、安置等問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合同,依法成立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協議或者履行協議不符合約定的,按照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當事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以下兩種情形。其一,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搬遷期限屆滿后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其二,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后,且拆遷當事人之間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關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問題
一旦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都應當經當事人申請,先由同級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只有經行政裁決后,當事人仍不滿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裁決是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
實施裁決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裁決的內容是條例第13條規定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
任何一方當事人或者與行政裁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裁決不服的,都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根據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行政裁決的事實認定、行政程序、法律適用、有無超越職權和濫用職權等進行全面合法性審查。
拆遷房子一般大家比較關心的事情就是賠償是多少,一般情況下是先進行商議賠償項目賠償金額,在雙方都比較認可的情況下,雙方在簽訂賠償協議,最后拆遷人把賠償款達到被拆遷人的賬戶上,才可以進行拆遷,否則是屬于違法行為。
被拆遷人如何運用信息公開的手段進行維權
國家拆遷還建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遇到房屋拆遷賠償糾紛怎么有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酒駕駛刑事責任怎么定的
2021-03-25醫療事故罪與醫療意外的界限是什么
2020-12-13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農民工工資拖欠怎么辦,被拖欠工資要怎么進行維權
2021-03-14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