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中的訴訟是什么意思?
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或與他人發生權益紛爭以及發生犯罪行為時,由公民個人或公訴機關向法院提請審判,法院依法審理并予以裁判的活動。由于內容和形式不同,可分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等。
公民因婚姻家庭糾紛,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財產權益爭議,均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但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訂、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得提起行政訴訟。
二、申請再審和申訴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時,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內提出。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當公民提起訴訟后是可以委托辯護人來為自己進行辯護的,但是因為聘請專業的律師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律師費用,所以說也是有許多存在經濟困難的公民是無力聘請律師的,國家為了更好的保障經濟困難的當事人能夠享受到法律保障,所以會提供相應的法律援助。
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在我國民事訴訟上訴是否終審
除了訴訟,如何追收欠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斷工齡款離婚可以分割嗎
2021-02-03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土地承包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2-23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以租代征”和土地流轉有何不同農戶要如何甄別
2021-03-20舊房改造應該領補助還是領補償
2020-11-15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拆遷戶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4為什么拆遷中找關系有時候反而弄巧成拙?
2021-01-01拆遷索賠起了糾紛,應該告誰
2020-12-14“住改非”房屋,拆遷的補償模式,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