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開庭程序是怎樣的?
行政不作為開庭程序如下,
(一)開庭。開庭審理前,由書記員通知與告知相關人員。審判長宣布開庭以及相關事項,告知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二)法庭調查開庭階段的事項進行完畢后,由審判長宣布開始法庭調查。
1、公訴人宣讀起訴書。
2、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分別陳述。
3、訊問、發問被告人、被害人。
4、出示、核實證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只有經過當庭查證核實才能成為定案的根據。
5、調取新證據。
6、合議庭調查核實證據。
(三)法庭辯論
(四)被告人最后陳述
(五)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
(六)宣判。分當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兩種形式。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宣布判決結果,并在5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辯護人和被告人的近親屬。
二、行政不作為
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由于行政不作為是行政主體“拒絕履行”其法定職責,或者是“不予答復”的行為,是沒有內容的一種行為,行政主體不可能告知行政相對人訴權,行政相對人更不可能知道其內容,因此上述關于作為的起訴期限規定不能完全適用于不作為案件。如何確定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起訴期限,應當考慮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類型,不同的不作為類型起訴期限亦應有所區分。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關于行政方面的一些事項進行開庭的時候,跟民事訴訟或者是刑事訴訟存在著一些細節方面的差異,但是在開庭階段進行一個宣布的話,相關的事項都是一樣的,由書記員來通知,還有審判長來宣告注意的事項。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及其法律約束力是怎樣的
2021-01-14吸毒治安案件能移民嗎
2021-01-28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在拆遷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有什么要求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