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多久可以認為不作為?
行政不作為多久可以認為不作為的這個問題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
1、行政不作為的主體必須是行政主體。成為行政主體必須具備四個條件:其一必須享有行政權力;其二必須能以自己的名義從事行政管理活動;其三必須能夠承擔由于實施行政活動而產生的責任;其四行政主體必須是組織,個人不能成為行政主體。
2、行政主體具有作為的行政義務。行政不作為義務應符合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與行政主體的行政職責相關的行政為義務,而非其他性質的作為義務。其二,必須是在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中有明確、具體規(guī)定的作為義務而非道義上的要求。
3、行政主體有履行行政義務的可能性。雖然行政主體負有行政義務,但是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意外事件以及不可抗力,導致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由于非主觀的原因而不能及時履行行政義務,便不能認定為行政不作為。只有在行政主體具有履行義務的可能性,而由于故意或過失沒有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間作為的,才能構成行政不作為。
二、行政不作為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
1、在依申請的行政案件中,對行政相對人的申請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復。如高谷鎮(zhèn)大青村四組訴彭水縣國土局不處理土地糾紛一案。
2、在依職權的行政案件中,對受害人請求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申請或行政主體自己發(fā)現的需要立即實施救助義務的情形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拖延履行行政義務。
3、在接到行政相對人的許可申請,求助申請或依職權發(fā)現相對人需要立即實施救助義務的情形后,借故擺脫,無正當理由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內拖延履行行政義務。
4、不履行行政合同中約定的行政義務,如張丹等五人訴彭水縣人事局、縣計生委不履行人事行政合同一案。
5、不履行基于行政主體的自身行為所派生的行政義務,如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后,賠償請求人向行政主體請法語行政賠償,行政主體不予答復的行為。
關于不作為多久可以認為不作為的這個問題,前提條件是法律要先規(guī)定相關行政行為的法定期限,目前為止只有行政復議的法定期限明確了是60天。其他絕大多數行政單位辦理業(yè)務的時間根本就無法可依,所以行政機關拖拖拉拉的行政態(tài)度是常有的。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安全事故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1-02-02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特殊侵權
2020-11-28女職工月經期應當調整休息幾天
2021-03-26如何區(qū)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公證常識
2020-12-02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工傷贍養(yǎng)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商業(yè)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yè)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