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權處分的法律后果是怎樣的?
無權處分的法律后果是根據《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時,合同自始有效。行為人未取得處分權,權利人又不追認的,合同無效。但該無效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因而,在第三人為善意時,構成善意取得,照樣取得處分物的所有權。于此場合,若采納構成善意取得時無權處分財產的合同有效的學說,由善意取得人履行支付價款的義務,無權處分人向權利人返還不當得利,甚至再承擔侵權損害賠償的責任,解決方法相對簡單。若對第51條采取反面推論的解釋,會出現一方面構成善意取得,另一方面合同因權利人不予追認而歸于無效,解決利益分配的方案便復雜化。
(一) 無權處分,權利人拒絕追認,在處分物尚未交付,買受人未支付價款場合,買賣或贈與合同等無效,在買受人或受贈人等善意的情況下,由無權處分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 無權處分,權利人拒絕追認,在處分物已經交付時,贈與合同無效,在我國法未承認物權行為獨立性和無因性的框架下,處分物的所有權又復歸權利人;但買賣合同場合,買受人未支付價款且為善意時,處分物并不復歸權利人,而是歸買受人所有。權利人因此所受損失只能通過以下途徑得到彌補:處分人向買受人主張不當得利返還,因按第51條的規定買賣合同無效,故不能請求買受人支付價款;權利人再向處分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也有人認為權利人可直接向買受人主張不當得利的返還。不當得利返還仍未消除權利人的損失時,權利人有權基于侵權行為法向處分人主張損害賠償。應指出,這里的侵權行為是一般侵權行為,權利人的舉證責任重。
(三) 無權處分,權利人拒絕追認,在處分物已經交付,買受人已支付價款時,買受人因其善意而取得處分物的所有權,權利人只能向處分人主張不當得利返還。如此他仍有損失時,再基于侵權行為法向處分人主張損害賠償。此處之侵權行為同樣為一般侵權行為,權利人的舉證責任重。
二、無權處分和無權代理的規定是什么?
無權處分,是指無權處分的人處分他人財產,并與相對人訂立轉讓財產的合同。在無權處分中,行為人是在沒有處分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處分行為。
首先,應明確在無權處分中的處分行為應為法律上的處分行為,這種處分主要是指處分財產所有權或者債權的行為,且行為人是沒有處分權或者處分權受到限制的。
其次,行為人是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處分行為的,即行為人不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的處分行為,也不是以債務履行輔助人的身份從事的處分行為。正是行為人是以自己的名義從事的處分行為,因此,在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其雙方當事人為行為人和相對人,而真正權利人并不是當事人。即使權利人于事后追認了無權處分行為,也不會發生合同主體的變更,向相對人履行合同的主體依然是無權處分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無權代理是非基于代理權而以本人名義實施的旨在將效果歸屬于本人的代理。委托代理以本人授予代理權為要件,無權代理與有權代理的區別就是欠缺代理權。
在我們國家合同的效力并不是非常簡單的合同有效或者是合同無效,還包括有合同效力待定的情況。比如說無權處分的合同,如果說權利人確認之后,才能夠發生合同的效力。但是合同無效的情況之下不能夠對抗第3人。
無權處分買賣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無權處分和無權代理的區別
附條件合同效力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
2020-12-22民宅拆遷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0-11-26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購買
2020-11-30太原市集體企業拆遷補償包括哪些
2021-01-03村里拆遷婚前的小產權的房子離婚怎么辦
2020-12-25房子賣了沒過戶現在拆遷能拿補償款嗎
2020-11-21拆遷安置房補償標準及交易條件有哪些
2021-01-12